2022年两会,关于社会心理健康服务,18位人大代表给出60条建议
2022年两会,关于社会心理健康服务,18位人大代表给出60条建议
3月11日上午9点,2022年的两会正式闭幕,在两会工作中,18位人大代表针对社会心理建设,提出了共60条建议,心理健康成为一个被反复提及的重点话题。
其中重点内容包括:重视青少年抑郁预防和治疗,加大青少年抑郁症筛查力度以及筛查隐私保护,加强心理健康家庭预防和教育政策支持,建立健全的社会心理服务疏导工作。
俞敏洪(新东方教育科技集团董事长)
1、建立教育部等部门联合行动的机制,形成全社会重视青少年精神困惑问题的氛围,加强青少年学生心理健康管理的专业支撑和科学方法。
2、减轻课业负担,开展丰富的课外活动,让孩子们有更多机会亲近自然。
3、鼓励公益慈善组织牵头构建精神疾病疗愈社会支持系统,以弥补现有医疗系统和心理咨询系统的不足。
4、提升学校心理老师的心理专业知识水平和心理督导,咨询能力,提升班主任老师,教职员工对学生精神心理问题的识别和处理能力。
陈静(华佗五禽戏安徽省级代表性传承人)
1、学校成立心理健康教育领导小组。
2、大力加强开展师资教育培训。
3、进一步完善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切实做好预防为主,有计划,分层次,系统性地全方面开展心理健康教育。
4、建立四级心理健康教育保障体系,教育和引导青少年主动学习识别和表达自己的情绪。
5、加强青少年网络健康监管,研究改革现行教育制度,从根本上减轻青少年学习考试压力,伸展天性,释放童心,促使其身心健康发展。
刘庆峰(科大讯飞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
1、加强家长心理健康知识培训,为所有育龄家长开设家长课堂,普及抑郁症,不同年龄段儿童成长规律和心理特征相关知识。
2、加强学科专项研究和筛查力度,建议加强心理健康诊疗学科方向建设,加大精神卫生和心理健康专业人才队伍培养培训力度。
3、加大青少年儿童精神卫生服务体系建设和投入,国家出台相关文件,培养大量专业的家庭教育导师,促进心理问题和精神疾病早发现,早干预。
施卫东(南通大学校长)
1、以学年为单位,学生和家长自主选择筛查时间和医院,医院对结果异常者进行“点对点”告知,严格限定人员知晓范围。
2、教育部门出台抑郁症筛查学生体检明细规程,制定学生心理健康隐私保护办法及隐私泄露追责机制。
3、学生抑郁症筛查应采用多次筛查,提高筛查的准确性。
柴会恩(河北定州西关南街小学副校长)
1、加强对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政策支持,在工作条件,岗位编制,职称待遇,经费设置上,科研进修等方面对心理健康教育老师给予相应的政策支持和鼓励措施。
2、成立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专家指导机构,开展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教学的研究,研判,咨询指导,评估服务等工作。
3、鼓励开设有心理学专业的高校扩大招生规模,加大高校心理健康教育人才供给。
马 珺(洛阳理工学院副院长)
1、通过加强对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专项督查,将抑郁症筛查纳入学校入学健康体检和搭建一站式,多功能心理健康教育平台等,为孩子们提供全方位的心理健康教育和医疗保障。
2、加快心理精神疾病治疗纳入医保报销范畴,减轻家庭负担。
3、应尽快将心理治疗有序纳入医保范围,或针对学生群体实行心理治疗费用减免措施。
邱光和(森马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
1、鼓励二级以上医院开设青少年心理健康专科,配备精神专科医师,持续加大公共医疗供给。
2、通过高校培养,在职培训,继续教育等,扩大培养儿童青少年心理健康专业人才,并建立适应的人事薪酬制度。
3、对全国中小学教师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培训并考核,增强教师关注学生心理健康的意识。
崔建梅(蚌埠市第一实验学校校长)
1、国家应尽快组织统一编写的心理健康教材,从小学中高年级起步,直至高中毕业。
2、教材内容应包括心理健康课程,心理健康专业教育,心理辅导等内容,以便一线的心理健康老师在教育工作中有依据,有凭借,可操作,将心理健康教育真正落在实处。
3、设立固定的专项经费,保证心理健康教师的专业成长,常态化开展心理健康教师培训和研讨活动,切实保障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实效。
吴玉莲(台山市李树芬纪念中学教师)
1、学校层面进行调研普查,建立学生心理档案,帮助青少年提升心理素养,推动家访常态化,摸排学生情况,鼓励高校加大心理健康教育专业学生的培养力度
2、社区层面,形成由家长,心理健康人士,社工志愿者等构成的多方面社区心理健康体系。
3、家庭层面,开设家长学校,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普及讲座。
4、医疗系统层面,优化心理门诊就医环境,提高青少年心理治疗咨询服务供给水平,牵头打造具有公信力的心理健康调查机制并定期开展调查。
5、政府层面,加强心理健康人才队伍建设,规范心理咨询师的资质标准,执业申请程序,行政监管部门归属。在医疗服务价格改革中,积极推动青少年心理治疗纳入医保。广泛利用政府宣传媒介,加大心理健康知识宣传力度。
刘希娅(重庆市谢家湾学校校长)
1、优化心理学专业教育导向和策略,明确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培养学生积极心理品质,良好社会交往,科学认知能力的教育导向,促进心理学专业学生课程课堂设计和实施能力,提升解决中小学生心理健康现实问题的能力。
2、加快推进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从“重诊断”到“重预防”的发展,将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开展过程和实效作为“双减”落地督导的重要内容,加快研发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内容,推动心理健康教育校本化研究。
3、加强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咨询师资队伍专业性建设,加大专业培训力度。
吴智深(农工党江苏省委副主任,东南大学教授)
1、遵循人性化,预防性,教育性,参与性,实效性原则,坚持以学生为本,及时发现和解决学生出现的各类心理问题。
2、坚持以学校为主体,发挥社会心理咨询机构,家庭及社会各方的积极作用。
吴以环(民盟中央委员,深圳市政协副主席)
1、加大心理健康知识宣传力度,帮助全社会树立“身心健康”意识。
2、强化过程疏导,提升心理健康问题干预能力,制定行动方案,强化教师疏导能力,加强早期筛查。
3、整合资源,加强心理健康服务体系建设,医疗服务资源配置,搭建心理咨询平台,加强基础医疗保障,提升青少年心理健康问题处置能力。
4、优化学生成长环境,营造积极健康成长型的家庭和校园。
5、提升学生自我心理调试能力和抗挫折能力,树立心理健康的意识,主动维护自身心理健康。
6、对困境家庭学生提供及时精准,有效的专业帮助。
孟丽红(祈福集团副董事长)
1、推荐社会心理服务体系化覆盖:加快搭建街道、社区基层心理健康服务体系,实现社会心理服务体系三级网络全覆盖。
2、创新社会心理服务信息化支撑:加强信息化建设,将心理学、大数据、信息科学充分融合,打造“互联网+心理健康”服务平台。
3、强化社会心理源头化防控:加强生命全过程心理陪伴,建设社会心态调查系统,建立等级响应机制。
4、加强社会心理健康服务队伍建设:研究制定鼓励和支持社会工作专业人员参与心理健康服务的政策措施,对社会工作专业人员开展心理学和精神卫专业生培训。
许玲(广东技术师范大学副校长)
1、对学校的心理健康建设建立监察制度,通过例行督察,专项督察等形式,及时发现问题、及时通报,及时整改。
2、加快落实心理咨询师资格鉴定的规范管理,尽快出台全国统一的心理咨询师职业资格标准,做好心理咨询师的资格认证和督导工作。
3、规范社会机构资质和运营,制定行业标准,引导行业规范,建设监督机制,加强检查督导,对入库个人及社会机构定期评估。
4、建立心理安康服务机构和人员登记、评价、信息公开等管理体系,对各类信息健康机构服务情况适合时向社会公布。
刘艳(上海市闵行区副区长)
1、上海市心理热线统计数据显示,情绪、学业、亲子关系问题,占家长以及学生来电的前三位问题,情绪问题就主要是抑郁焦虑或者情绪障碍偏多,进而影响学习情况和家庭关系。
2、解决这些问题一是要优化学生的成长环境,营造积极健康的成长型家庭和校园生活环境;二是要提升学生的心理健康意识,主动维护自身的心理健康;三是要对困境学生能够提供及时、精确、有效的专业帮助。
孔维克(山东画院院长)
1、中小学应构建心理咨询师、辅导员、班级心理委员、请示心理宣传员四级心理健康教育保障体系。同时,教育和引导青少年主动学习去识别和表达自己的情绪。
2、有关部门要加强青少年网络健康监管,对诱导、误导青少年身心健康的网络平台坚决打击,关停。教育部门要从保证青少年身心健康发展的角度,研究改革现行教育制度,让其天性得到伸展,童心得到释放,促使其身心健康发展。
窦延丽(山东省聊城市实验中学副校长)
1、除了要将抑郁症筛查纳入体检之外,学校应尽快建立起心理咨询师、危机干预、沙盘游戏、沙画疗愈等专业教师队伍。
2、应兼职以政府为主导,指定牵头单位,组织有关部门联合成立心理健康保护的专门机构。政府提供资金保障,建设好人才队伍,将心理健康服务工作纳入各级政府的管理考核,融合单位机构,社区,村委各基层,齐心共力形成心理健康教育的保护网。
以上是18位人大代表就心理健康提出的60条建议的全部内容。
自从2019年年底疫情爆发至今,抑郁焦虑问题频发,社会心理健康成为目前急需解决的重点问题。
随着社会和政府关注度的提升,相信青少年的心理健康和心理卫生教育都会逐渐得到改善与完善。